一把蒲扇,几声蝉鸣,点点流萤,夏至已至,转眼间炎热的夏天来临了。古有云:“夏三月,此谓蕃秀,天地气交,万物华实。”在这赤日炎炎的夏日,阳气下济,地热上蒸,天地之气充分交合,其间清气充实,是自然界万物生长最茂盛的季节,而人作为万物之灵,当神气饱满,体力旺盛。阴阳变化相统一。夏天应遵循“夏气之应,养长之道”的规律,才能使外邪不易侵犯人体,达到颐养天年之功。
夏气通心 养阳有道
夏季阳气盛于外,从夏至开始,阳极阴生,阴气居于内,气血运行亦相应旺盛,人体气机宣畅,通泄自如,精神饱满,情绪外向,是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机,此时抵抗外邪的能力也比较强,总体上显现出夏季万物华实的特点。《黄帝内经》曰:“火热为夏,内应于心,心主血,藏神”,故夏季养生的要点在于温补阳气、养心,潜志勿怒,息心寡欲,使精神调摄,保持愉悦而稳定的情绪,勿要大悲大喜,以免以热助热,火上加油。
夏季,由于气候炎热,人们喜食寒凉,尤其是南方地区高温湿热,凉茶早已成为暑日必备,但过度饮用易损伤脾胃之气,导致食欲下降、胃痛、腹泻等症状,长期过度食用则伤及脾阳,甚则脾肾阳虚。除此之外,由于夏季人体新陈代谢活动旺盛,毛孔开泄,汗出较多,若贪一时凉快,如吹空调风或汗出受风等则易损伤人体阳气,尤其脾胃功能本就较弱之人更应注意。
夏季与其他季节不同的是,有一阶段呈现出湿热交蒸的气候特点,不仅气温高而且雨水多,湿度大,最为潮湿闷热。中医上将这一阶段称为长夏,在这时期人们容易感受暑湿之邪而患病。长夏与五脏之中的脾脏相应,脾喜燥恶湿,若湿邪困脾,则脾气不能正常运化导致体内水湿停聚,会出现脘腹胀满、食欲不振、大便溏泄、小便不利、水肿等各种症状。
饮食宜清 兼以祛湿
在饮食方面,夏季宜食用清淡、易消化、健脾祛湿之物,如鱼、蛋、奶、百合、菊花、苦丁茶等具有清暑解热、清心除烦等功效,但过犹不及,多食用味苦之物会助心气而伤肺气,因心火过则克制肺金。此外,夏季可多食酸味、咸味食物,如杨梅、西红柿等。夏气与心气相通、汗为心液,要避免大汗淋漓,过汗伤阳。酸味收敛,可固护体表,防止出汗过多,且适当食酸味食物有助于增强食欲。咸味之物则可帮助机体补充因出汗过多而丢失的盐分,以防汗多损伤心气。夏日饮食以温为佳,不宜过热,过热则伤气,温食宜助阳气。
此外,长夏之时,雨水多,湿热交会,造成湿热蕴蒸的状态,故可食用如红豆和小米煮成药膳粥食用,具有清热健脾利湿之功。
晚睡早起 静养勿躁
由于夏季暑热下迫,地湿上蒸,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,人体的新陈代谢最为旺盛,故夏季养生应把顺应外界高温环境作为重点。《黄帝内经》指出,夏季应“夜卧早起,无厌于日,使志无怒,使华英成秀,使气得泄,若所爱在外,此夏气之应,养长之道也。”意思是说,顺应四时气候变化,夏天可适当晚睡早起,因夏天太阳升得早,早晨空气清新,气温又相对较低,晚睡早起可以顺应自然界阳盛体质有益。另一方面,由于晚睡早起不可避免地会使睡眠时间减少,所以在中午暑热最盛之时适当午睡既可避炎热,又可消除疲劳、补充体力。
同时,还应积极参加户外活动,不可为了躲避阳光而长时间待在屋内,可选择早晨或傍晚,进行游泳、散步、慢跑、拳术等运动,运动速度宜慢不宜快,幅度宜缓不宜猛,强度宜小不宜大,时间宜短不宜长。每次锻炼要达到发汗的目的,提高机体的散热能力,但切记不可汗出过多,会损伤阳气,耗津伤血,从而出现心慌、气短、烦渴、神疲等症状。因天气炎热,容易使人烦躁,故要注意养性,节欲守神,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,遇事不乱,处变不惊,凡事顺其自然,静养勿躁。